(2015.9.27,中國時報)
(轉載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27000295-260102)
八仙塵爆滿3月,衛福部塵爆辛勞津貼陸續發放,但有醫院醫師15天申請50、60萬津貼,令衛福部官員咋舌,決訂定領取上限,醫師2個月上限90萬,護理人員1個月4萬...
衛福部官員坦承,辛勞津貼多以醫療團隊為對象,但有醫院醫師僅15天,就申請50萬~60萬辛勞津貼,等於1個月可領100萬以上,照顧病患是團隊合作,不應把津貼集中一個人。...
洪浩雲醫師對於此事的公開說明:
能不能請衛生福利部的官員敎我一下,要怎麼樣才能達到你們這種「鬼扯不臉紅」的境界?--談談獎勵金始末,揭開官員的謊言狡辯!
洪浩雲醫師現在是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外科醫師。如果他謊報塵爆辛勞津貼的金額,請衛福部依法處理。如果衛福部認為「不應把津貼集中一個人」,當初就應該公告,讓醫療人員做「能力所及」的事就好,不要犧牲休息或吃便當的時間。畢竟衛福部長久以來反對將醫師納入勞基法的工時保護,4年前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還公開宣稱「就算每週工時200小時,也不違法」,為何現在衛福部的官員換了腦袋,反而認為醫師不應該太拼命?
塵爆辛勞津貼的發放基準是衛福部訂定的。如今衛福部某位不知名官員「咋舌」,表示當初訂定得太急就章、思慮不周,不然就是一開始就意圖事後賴帳。本站讀者應該聽過衛福部如何習慣性賴帳:
「健保的支付標準並沒有規定你不能這樣做,我也沒有理由說你不能這樣做,不過我就是不打算給付。」
「我們已經被糟蹋習慣了,需要麻醉醫師時,表現得非我們不可,但事後論功行賞,卻總是漠視我們的付出。」
普契尼(Giacomo Puccini)所作歌劇《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中,負心的男主角平克頓(B. F. Pinkerton)至少還會「無地自容」。衛福部呢?活脫脫就是普契尼另一齣歌劇《托斯卡(Tosca)》中警察總督斯卡比亞(Vitellio Scarpia)的翻版!
需要醫療人員出手相救時就說「人命無價」,等到救回來之後才裝可愛「咋舌」,硬生生澆熄醫療人員救人的熱情。從以前的衛生署到現在的衛福部,名稱變了,無誠無信則一以貫之。衛福部不檢討自己,反而將矛頭指向洪浩雲醫師,過河拆橋還振振有辭。無恥!
本來醫療人員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就算衛福部不發塵爆辛勞津貼,一樣會盡力搶救塵爆傷者。衛福部心知肚明:在目前的醫療崩壞狀況下,醫療院所已經很難再擠出多餘的能量來搶救大型災難的傷者,所以才會開出「塵爆辛勞津貼」的支票。雙方都依照既有的遊戲規則行事,乃成熟社會的常態。如今衛福部翻臉不認帳,被賴帳的醫師出聲爭取自己及同事的權益,理所當然。非醫療人員拼命不可、希望醫院配合時,官方什麼配套措施都講得出口。風頭過了,衛福部鐵了心賴帳;因人力不足而關閉的亞東醫院燒燙傷加護病房為因應八仙塵爆的大量傷者而不得不緊急重啟,事後卻被新北市衛生局以未符規定而罰款120餘萬。真是應了以下的名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看到衛福部過河拆橋的嘴臉,不得不佩服「與其他綜合醫院不一樣」、「本來就不開放急診」的「專科醫院」和信醫院院長果然老江湖,知道大型災難的傷者碰不得。
台灣社會不生氣嗎?被拼死拼活的醫療人員從鬼門關前硬拉回來的八仙塵爆傷者及其家屬,也認為醫療人員和醫院被賴帳是活該倒楣嗎?台灣人都沒讀過《伊索寓言》中的〈放羊的孩子〉嗎?台灣社會要賭台灣不會再有下一次大型災難嗎?可不要忘了這個月的新聞:「英國保險組織勞合社(Lloyd's)和劍橋大學合作調查發現...『城市危險度指數』全球排名最高的是台北」。
或許台灣社會需要的是通達(台灣式)人情義理的醫院院長,而不是義無反顧救人的傻瓜醫療人員與信守承諾的官署吧。
台灣社會如果容許衛福部這次如此蠻橫白嫖,下一次大型災難臨頭時只好向天祈禱!
▲相關連結:
能不能請衛生福利部的官員敎我一下,要怎麼樣才能達到你們這種「鬼扯不臉紅」的境界?--談談獎勵金始末,揭開官員的謊言狡辯!
住院醫師工時 每週約75小時
畸形的健保審查制度
只戴口罩插管 林永祥被吐一臉口水
最近衛福部和新北市的作為非常讓人不解,希望醫勞盟能幫忙揭曉一件事情。
為什麼醫院沒有急診室?
八仙塵爆/「沒有處理能力!」和信院長:本來就不開放急診
全球災難最脆弱城市 台北竟是世界第一
足以和石崇良相互輝映的台北市勞動局科長葉建能。
連上12天沒休假也合法? 鄉民直呼「血汗鬼島」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703587
台灣真的是天堂。資方的天堂。
Posted by: morpheus | 2016.05.21 at 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