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9.11,自由時報B3版)
(轉載自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33760)
【記者黃美珠╱竹市報導】新竹市1名即將臨盆的王姓孕婦前天到某醫院待產,打完無痛分娩針後,卻不明原因的出現惡心嘔吐等不適症狀,導致胎兒血壓下降、心跳減緩,經緊急剖腹產子搶救後,王婦不治,孩子則因缺氧,正在加護病房觀察中。
新竹地檢署昨天相驗,王婦家屬質疑,醫院有醫療疏失,檢方已排定下週三解剖遺體,釐清死因。
(略)
▲morpheus贊曰:
無痛分娩(painless labor)似乎是稱之為「減痛分娩」較妥,因為一般而言不會讓產婦完全不痛。不過站長也聽說過例外的。
在台灣「減痛分娩」的做法可能大部分是使用「硬脊膜外止痛(epidural analgesia)」的方式,不過仍有其他可行方式,例如脊髓止痛(spinal analgesia)或吸入笑氣與氧氣的混合氣體。
「硬脊膜外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與「硬脊膜外止痛」有點不同。簡單地講,「止痛」所需的麻醉藥濃度比「麻醉」的還低。「硬脊膜外止痛」的原理也不是「在產婦腰椎打一針」那麼簡單。要避免風險,事前的準備與止痛過程中的追蹤照護皆不可少。
至於這一句「活動和生產能力不受限制」更是大有斟酌餘地。「硬脊膜外止痛」平均可能會延長產程數十分鐘。新的局部麻醉藥ropivacaine所標榜的"walking epidural(意即進行硬脊膜外止痛的產婦仍可走來走去)"恐怕有些安全上的顧慮。
採用「減痛分娩」的產婦占多少比例?在不同國家是天差地別,在台灣不同醫院也是差很多。
上述「無痛分娩小檔案」中的「風險、副作用」應為「禁忌症(contraindication)」之誤。「風險、副作用」有哪些?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有興趣者請自行參閱各醫院的「無痛分娩說明書」。站長的同事有一次向產婦的先生解釋完風險和副作用之後,對方就打退堂鼓了。
那麼這次不幸的原因何在?一般人看到報導中描述的「...打無痛分娩針後,發生惡心、嘔吐、四肢僵直...腹中的胎兒也血壓下降,心跳不正常」,可能就會遽下斷言認為是減痛分娩造成的;可是這種「想當然爾」似嫌武斷,可能會犯了「時序性因果錯誤(拉丁文為"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英文翻譯為"after this, therefore because of this")」而讓麻醉醫師含冤莫白。光從這篇報導的內容看來,並無法排除這次不幸是由減痛分娩造成的可能性;要釐清的話,還需要比較專業的資訊,諸如:
- 減痛分娩所用的藥物濃度?(藥物濃度低、藥量少的話,造成毒性反應的機會就隨之降低。)
- 減痛分娩之後多久發生意外?
前置胎盤、子宮肌瘤、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壓導致腦血管破裂,甚至其他更罕見、更不容易想到的情形,都有可能是禍首。只能寄望遺體解剖能提供更多線索了。
總而言之,各式各樣的醫療處置都有其風險。
▲morpheus註一:
快分娩時應該不會拿超音波來對胎兒量血壓。不知「胎兒血壓下降」的說法從何而來。
▲morpheus註二:
感謝打字工electra。
▲相關連結:
嗯
真的這方面人力很缺乏
孕婦對我來說,本來就很恐怖了(出問題的機會本來就多了,再加上有時候又因為會痛而嘶吼,他累我也累啊)
個人覺得北榮的無痛分娩做的不錯耶
MONITOR,麻姐還會巡
而且婦幼麻醉工作室就在產房內,要急C/S馬上就有人
雖然遠離開刀房,可憐的住院醫師要長途跋涉到產房
但是比起來,好像已經比其他知道的醫院品質高了
不過這種情形要有個條件:人力非常充足,麻醫願意打,CARE的人要有過訓練
不過,我真的很討厭幫孕婦打EPIDURAL,感覺RISK好高喔,不喜歡.....
Posted by: 生為麻醫 | 2005.09.12 at 19:23
打完之後是多久才這樣啊.....
Posted by: 生為麻醫 | 2005.09.12 at 19:26
以下部分轉載自本月份之「台灣麻醉醫學會通訊」:
Pain relief as a human right
談手術後止痛、減痛分娩與鏡檢麻醉在台灣施行的現況與問題
☉台大醫院麻醉部助理教授陳李魁醫師
...自費的非必要醫療...除了考量成本外也必須計算...風險,畢竟在資本主義自由市場下,必定賠錢的生意是乏人問津的。
...美國減痛分娩收費約1000美金,緊急執行可加收至2000-3000美金...
若無法改善其給付制度或提高其重視的程度(對高風險的認知),個人以為也建議麻醉科醫師退出或減少減痛分娩、手術後止痛或是鏡檢麻醉的執行,否則得不到一定對價(收費與風險的認知)的回饋,只是徒增麻醉科醫師更多的臨床負荷。
Posted by: morpheus | 2007.07.18 at 21:22
建議記者:麻醉方面還是請教麻醉醫師為宜,以減少讓麻醉醫師看不懂的麻醉方法的出現機會。
專業觀點/剖腹產術後 加強觀察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265677.shtml
「若患者需剖腹產,減痛分娩是首選的麻醉方法,醫師也會等到病人無感後才會劃下第一刀。」
Posted by: morpheus | 2013.11.01 at 10:03
Oct 17 Fri 2008 15:29
在美國生產時,關於無痛分娩(Epidural)應注意的小細節
http://nolitanewyork.pixnet.net/blog/post/22521584-在美國生產時,關於無痛分娩(epidural)應注
Painless labor的費用:
第一次六百美金;
第二次從二千四談到一千一美金。
Posted by: morpheus | 2013.11.20 at 16:59
政見有公版?藍綠議員4位候選人又一樣!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147501
主張「爭取孕婦生產免費施打無痛分娩針劑」?不知道誰會出錢?出多少?想要更雨露均霑的話,可以主張「病患自控式止痛(paitent-controlled analgesia,簡稱PCA)」免費。
Posted by: morpheus | 2014.11.04 at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