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3.17,聯合報A10版)
(轉載自http://www.irpma.org.tw/chinese/doc/031704c.htm)
【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衛生署健保小組公布的全民健保民眾滿意度調查顯示,雖然有七成以上民眾對健保表示滿意,但仍有不少民眾認為健保費太高,而且部分健保特約醫療院所的服務也不好。
(略)
▲wadadon贊曰:
這是衛生署喜歡玩的把戲之一。可是最近「拙劣計畫」吵翻天,衛生署就「暫時」不敢玩這招。
先來個多選題:
衛生署喜歡吹噓健保的滿意度有多高多高,目的在於:
(A)有時候穿穿「國王的新衣」自娛娛人
(B)提供醫療人員茶餘飯後講笑話的題材
(C)無恥之恥,無恥矣!
(D)隔江猶唱後庭花
(E)打腫臉充胖子
(F)自我安慰
(G)狐假虎威
(H)自欺欺人
(I)心虛
沒有標準答案。答案在你我心中。
會對台灣這種「健康保險」和「社會福利」不分的畸形健保制度滿意的民眾,我想到的只有以下幾類:
一、根本不重視醫療品質的人。
二、不曉得「先進國家」的醫療品質可以好到什麼程度的人。
三、秉持「溫良恭儉讓」原則、與世無爭的人。
四、自己或家人得過大病,因為有健保買單而少付了很多醫藥費的人。
五、頂多得過小病的人。
六、常濫用健保資源,三天兩頭逛醫院拿藥、做檢查,覺得「很划算」、「賺到了」的人。
七、覺得健保是「政府德政」的人。
八、親戚朋友中沒有因為健保實施而倒閉的醫院、診所的員工。
九、理應得到社會救濟的人。
醫療品質在那裡?那不是重點。
好,這麼高的滿意度背後的真相是什麼?我是個麻醉醫師,就請大家看看台灣健保所提供的麻醉品質吧!
在「先進國家」,麻醉前都有麻醉前訪視。開刀當天不趕時間,麻醉專科醫師不疾不徐地為患者準備,還溫暖地安慰緊張的患者。麻醉過程從頭到尾都有一位麻醉專科醫師全程照顧患者。患者在麻醉後大多安靜地醒來。麻醉後恢復室的護理人力充裕。
台灣呢?
麻醉前若有麻醉護士或住院醫師為你作麻醉前訪視,表示你的運氣還不錯;若是麻醉專科醫師去看你,簡直是賺到了。反正很多手術醫師都不重視這個,晚上才通知麻醉科隔天要開什麼刀,這樣要叫麻醉醫師如何去作麻醉前訪視?
開刀房裡的時間就是金錢,刀排得滿滿的,今日事今日畢,不趕時間的話,晚上值班的人就慘了。所以患者被推進開刀房之後,得趕快進行麻醉。緊張的患者沒有工作人員來安慰?沒關係,患者對健保滿意就好。還有,開刀房裡每個工作人員都是蒙面俠,為你麻醉的是麻醉護士、麻醉醫師還是獸醫、先生娘,天曉得?事前沒探聽好(或根本不重視)的話,就任人宰割吧!反正大部分(逾七成?)不會出事的。
一個麻醉專科醫師(如果開刀房裡有這號人物的話)常常沒有那麼好的運氣只照顧一個麻醉中患者,跑三間、四間是常事,運氣不好的話他得同時照顧十幾個麻醉中患者。只要其中一個患者出狀況,其他患者就得自求多福。放心啦,大部分(逾七成?)的日子裡是不會發生這種事的。
如果你運氣更不好的話,你的麻醉專科醫師「名義上」是在開刀房裡,「實際上」優秀的麻醉醫師當時可能正在實驗室裡殺老鼠、夾兔耳、玩基因、寫研究報告,或是在碩士、博士班裡上課。請你不要怪他,因為當麻醉醫師真的太危險了,沒有人願意一次賠2111萬新台幣,能早日修得正果(拿到學位或教職)就可能得以離危險的臨床麻醉工作遠一點。
理論上麻醉過程有一位麻醉護士全程照顧麻醉中患者。可是健保局不認為「流動麻醉護士」是合理的,它可不付這種「沒有必要」的費用;所以如果剛好你的麻醉護士要上洗手間、抽了你的血要做檢查...,但是沒有流動麻醉護士接替她來照顧你,她很可能會先向麻醉中患者告退幾分鐘。沒關係,就幾分鐘嘛,在這種情形下,大部分(逾七成?)的麻醉患者是不會出事的。
開刀房裡的麻醉機、麻醉藥、監視儀器、急救設備是不是合乎標準?有沒有惡性高溫的急救藥物單挫林(dantrolene)?你不會知道,所以也就不會有機會不滿意。反正大部分(絕對逾七成)的麻醉是不會發生惡性高溫的。
運氣不太差的患者在麻醉後會被送到麻醉後恢復室。(據說全台灣的麻醉後恢復室都是賠錢在做。)至於那裡的監視儀器、空間、護理人力呢?反正那時候患者不太有能力注意到這些事。運氣好的話,傷口痛會有人處理;運氣差一點的話會得到一句「開完刀傷口本來就會痛,你忍耐一下。」至於噁心嘔吐的治療或預防呢?運氣好的話你就不會噁心嘔吐,真的發生了的話那就不妙了,因為「先進國家」所用的貴的止吐藥,健保局不准開刀後的患者用(即使你吐到胃都翻出來了也不行,你要自費用那個貴的藥的話更是陷醫院診所於不義,被健保局知道的話醫院診所會被罰得很悽慘,不過健保不會對患者罰錢,不致讓患者不滿意);便宜的止吐藥,「可能」會有。喔,補充一點:有些「先進國家」是不管你有吐沒吐一律先給那個貴的要死的止吐藥來預防手術後的噁心嘔吐的。
有些產婦被產痛折磨得很慘,如果醫院診所裡有麻醉專科醫師的話,他可能會幫產婦進行無痛分娩,不過得自費,健保才不會管產婦是否痛得在地上打滾。萬一麻醉醫師沒空,也不要怪他,因為麻醉醫師真的很忙。反正大部分(絕對逾七成)的產婦在生產後一個月就已忘了產痛,所以也不致對健保不滿。
數字擺在眼前,逾七成民眾滿意健保。那麼讓我斗膽提出台灣麻醉醫學會的統計數字:台灣麻醉相關的死亡率約為日本的十七倍;台灣目前每個麻醉專科醫師每年需服務1700個病患,而在日本為800個,在美國為500個;在台灣每個麻醉專科醫師在開刀房中平均同時需照顧3-4個手術房即同時照顧3-4個病人,而在美國及日本最多只允許同時照顧2個手術房。還有一件事是不用統計的:在菲律賓,所有的麻醉都是由麻醉專科醫師親自執行的。菲律賓是「先進國家」嗎?台灣呢?
醫療品質是需要代價的。不付出該付的代價也沒關係,民眾滿意、健保局有面子就好。但是可千萬不要接到調查公司的電話訪問時回答對健保滿意,等到出了醫療糾紛之後才不滿意呀!到那時候已經太晚了。
▲相關連結:
賴士葆:全民健保讓我們沖昏頭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319/362396/
「全民健保俗又大碗的背後,醫護人員的犧牲奉獻一直被壓抑,作為救命的內外婦兒急診五大科醫師人力流失達三成...救人之際還要隨時擔心被告的威脅...拚著命救人擔心被告還要擔心被打,這樣的職業尊嚴與保障在哪裡?...五成以上到急診室就醫都不是緊急的,因為就醫太自由,急需救治的病患權益就被剝奪延誤...當絕大多數的醫護冷眼以對台灣健保揚名國際的風光,醫護是執行健保的核心價值,但見他們心中充滿怒與怨,毫無喜悅可言,這豈不是一個諷刺的對照,因為他們覺得被壓榨、被剝削。」
Posted by: morpheus | 2014.03.20 at 08:26
邱文達:台灣健保資優生 優勢不再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45143.shtml
「衛生福利部長邱文達表示,泰國、土耳其和墨西哥相繼開辦健保,納保率和台灣不相上下,醫療總支出卻比台灣低,『台灣健保優等生的優勢不再』。...
「 邱文達舉例,泰國健保的納保率高達九成九,民眾滿意度達八成三,幾和台灣相差無幾,但醫療總支出約只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五,較台灣的百分之六點七還低。
「土耳其健保納保率也有九成八,醫療支出只占GDP的百分之五點五,其他如越南、迦納及阿爾巴尼亞也都有不錯的表現。」
想不到後庭花也能唱得如此大聲。
台灣健保已千瘡百孔,對醫事人員的壓榨看不到盡頭,衛福部長仍然以十年前的思維在比較那些數字。馬政府的官員怎麼盡是這款貨色?
Posted by: morpheus | 2014.06.17 at 10:33
健保署拿來說嘴的最新名詞:「CP值」。
台灣醫療品質全球45名? 健保署不認同
https://udn.com/news/story/11151/2477076?from=udn-ch1_breaknews-1-0-news
如果台灣是聯合國的會員國之一,這些官員就少了一個藉口了。還是混水好摸魚。
Posted by: morpheus | 2017.05.22 at 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