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翔(中華民國麻醉醫學會理事,中華民國麻醉安全保障協會常務理事)
(1998?,日期不詳,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刊於中華民國麻醉醫學會網站「民眾教育」)
(轉載自http://www.anesth.org.tw/public/6_2.htm,該連結已失效)
衛生署自詹署長就任以來,各項改革措施如急診專科醫師制度及醫療法規之鬆綁,其立意都是為加強政府對人民健康之照顧,使全體國民之醫療品質得以提昇,這些做法皆為全民所樂見。
但最近衛生署於八月份研擬的地區醫院評鑑標準修正原則(草案)中,有欲刪除麻醉、放射線、核醫及病理科醫師等之原有評鑑標準,其中原委社會大眾必須多加注意。其中麻醉醫師在手術中猶如陰陽界的守門人,協助病患渡過難關。進一步更可協助醫院內的重症加護、疼痛治療,提昇專業照顧的水準。今年國內就曾發生三起以上疑因麻醉致死的案例,假若地區醫院可免除聘任麻醉專科醫師,那麼不知又會產生多少破碎家庭,製造多少人間悲劇!
放射診斷醫師除了提供病人正確的放射線診斷外,一些特殊放射線檢查一定得由放射診斷醫師在場主持,否則病患是隨時會在檢查中發生危險的。病理醫師的正確病理診斷猶如醫界的法官,可以指導臨床醫師醫療的正確方向,同時也保障病患免於接受一些非必要的治療。核子醫學是近年來發展得特別快的醫學專科,由於運用放射元素的造影使得臨床診斷得以更為精確。
上述四種專科醫師雖皆為幕後支援,默默付出之醫師,但卻是維繫地區醫院醫療品質不可或缺的一員。如果衛生署因為利益團體的壓力而屈服,刪除原有之評鑑標準,使得原來就乏人問津、人力短缺的專科更為困苦,如此一來實在是大開醫療專業之倒車,置全民權益於不顧!筆者建議:必需從速確立各專科之專業權以及最高限診量。從新檢討並適當調整各專科之給付,以吸引人才加入這些冷門科別,注入新血。唯有如此各醫療院所才有可能提供既專業同時有品質的醫療服務。
▲morpheus註:
根據衛生署「歷任署長」網頁(http://www.doh.gov.tw/cht/content.aspx?class_no=210&now_fod_list_no=210&array_fod_list_no=&level_no=1&doc_no=7276&show=show)所述,第六任署長詹啟賢的任期為民國八十六九月一日年至八十九年五月十九日。蘇醫師文中提及「今年國內就曾發生三起以上疑因麻醉致死的案例」,故猜測蘇醫師這篇文章是完成於1998年。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