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呼!台灣的麻醉專業!
哀哉!台灣的麻醉品質!
台灣麻醉醫學會(Taiw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在2002年11月前稱為中華民國麻醉醫學會(The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of Republic of China),是台灣第二個成立的專科醫學會。可是對這個有數十年歷史的醫學會而言,「第二」的榮銜,有時候反而成了一種諷刺。
眾所周知,麻醉是一種高風險的醫療行為。一般的藥物,都有可能成為毒藥,麻醉藥更是如此,無一不是劇毒。對相同體重、不同病情的病人而言,同一種麻醉藥的所需劑量可相差十倍以上。如此危險的專科,應該會相當受重視才對,但是在台灣恰恰相反。經過四年麻醉科住院醫師訓練,再經過麻醉專科醫師考試,千辛萬苦拿到一紙麻醉專科醫師證書,其價值卻是不可承受之輕——因為麻醉專業在台灣一直受到漠視,加上麻醉醫療環境險惡,造成有相當比例的麻醉專科醫師放棄麻醉專業的怪現象。
長期漠視麻醉專業的結果,造成麻醉品質低落,最終受害的還是無辜的民眾。這幾年來就發生過不少這類不幸的案例,值得與各位讀者分享。
每次台灣麻醉醫師出來爭取專業權時,總是有外科或婦產科醫師跳出來反對或冷嘲熱諷一番。本站記錄了這些弔詭的現象,並嘗試分析他們邏輯上的謬誤。
全台灣的麻醉專科醫師不過數百人,再怎麼大聲疾呼要求麻醉專業權,恐怕也起不了什麼大作用;可是民智漸開,在這種低品質的麻醉環境中受害的眾多無辜民眾與家屬所發出的怒吼,卻是沛然莫之能禦。在這種態勢之下,衛生署公告自1999年九月一日起,「面罩吸入全身麻醉」及「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限由麻醉專科醫師施行,健保才予以給付。
「公主與王子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還早呢。麻醉工作量超高的問題遲遲未獲得解決,麻醉醫療糾紛超高額賠償的陰影已漫天席地捲來...。
目前在本站,「台灣麻醉品質與事故」這個類別的內容占了相當大的比重。望各位讀者讀了這些文章與報導後,可以進一步了解麻醉專業的重要性。
唉,台灣的麻醉專業何時才會受到尊重?麻醉醫療環境何時才能步上正軌?
▲相關連結:
Comments